010-57703849

首页 > 新闻动态 > 程淮:培养儿童创造幸福的能力,还需要方法和工具

程淮:培养儿童创造幸福的能力,还需要方法和工具

发布时间:2021-09-01 来源: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培养儿童创造幸福的能力,还需要方法和工具

——写在新著《巧思法:让孩子赢在创新时代》出版之际

文丨程淮


微信图片_20210901111222.jpg


Dingtalk_20210901112416.jpg


20多年前,当我用3500元为我创办的儿童发展研究与教育机构——“幸福泉”购买了一个“ChinaChild.com”的国际域名仅有几年使用权时,我还在北京中关村一所幼儿园租用的6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策划为共和国的百岁华诞培育百万英才的“2049计划”。而今天,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可以用3500元获得一个.com国际域名50年以上的使用权。


1998年,面对早期教育的国际浪潮,我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以“匹夫”之责,用一颗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心,联合有关部门策划发起了中国婴幼儿潜能开发2049计划;今天,为迎接全球化智能时代,我们又举起了儿童创新教育的大旗……


在儿童教育领域,还有什么比教会孩子有效思考、发挥创造潜能、成为一个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最终成为堪当大任的创新人才更有价值呢?创造如何创造的路径,发明如何发明的方法,是最有价值的创新。


2011年12月21日,我应邀在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创新方法研究会举办的“2011创新方法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这是在学术界首次发表“巧思法”(QEOSA)的初步研究成果。令人欣慰的是,作为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北京市科技计划百万资金支持的科研成果,“巧思法”已使近千名幼儿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儿童创造力邀请赛中获奖,20多名幼儿获得“宋庆龄儿童创意发明奖”,数百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近百所幼儿园成为“学前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有近200位幼儿的创意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被授予中国发明协会“小小会员”荣誉称号,在国内外著名发明展中摘得11个金奖,5个银奖,14个铜奖,并在第43届INOVA国际发明展上获得全场唯一一个最高奖——“最佳国际青少年发明奖”!有关学术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心理学、创造力研究和英才教育英文期刊(SSCI)上。“巧思法”也获得2017“世界华人发明大奖”金奖,并获得2018年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奖——“SERVE”奖等荣誉。在儿童创新教育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北师大教授林崇德先生所说:“这在全国幼儿教育界是闻所未闻的创举!”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创新方法研究会秘书长周元教授曾热情洋溢地表示:“你们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将铭刻在中国自主创新的历史上。”已故著名教育家、原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在幸福泉20周年庆典的致辞中说:“在幸福泉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教育,他们培养出了这样一种孩子,实际上,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所期待的未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表达了殷切期望:“发展幼儿创造力,培育幸福下一代。”并对我担任会长的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作出“这是一件大好事,把好事办好”的工作批示。国务院原副总理马凯在2015全国“双创周”活动现场接见获得宋庆龄奖的幼儿代表时,亲切地与小朋友们交谈,赞赏了孩子们的创意并寄予厚望:“20年以后就要靠你们了!”


——20年后,当我们的孩子步入社会时,那时的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人类正面临从未遇到的最剧烈的大变局!人类社会将从“信息时代”跨入“智能时代”,从“知识时代”迈进“创新时代”。


幼儿园里正做游戏的孩子,他们未来的职业有60%还没有“被发明”,在人类的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划分时代的里程碑。


在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历史是以1000年为时间计量单位的;在电气工业时代,是以100年为计量单位的;而在互联网时代,历史是以10年为计量单位的,而且将越来越短!研究表明,从人类文明出现到今天,所有存储下来的信息的总和仅仅相当于如今人类两天创造的数据量。可以说,现在的一天,几乎相当于农耕时代的1000年,工业时代的100年!人类产生知识和信息的总量正在令人惊愕万分地飞速增长!几乎每一个领域的小小分支就可能耗尽一个人的毕生精力。你就是穷尽一生也不可能追赶上知识生产的速度!


不仅知识“爆炸”令人无所适从,行业职业也正经历着快速迭代的迅猛变化。许多行业和职业都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或者消失。经合组织(OECD)认为,现在还在学校学习、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的孩子,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60%都还没有“被发明”。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如同好不容易成了会驾驶轮船的轮机师,却发现轮船已经开进了博物馆!当我们拼命地训练孩子“跑步”,唯恐“输在起跑线上”时,到了赛场,却无奈地发现,孩子们遭遇的是冲浪比赛、攀岩比赛……20年-30年后,一辈子只干好一件事,可能是一种非常奢侈的愿望。人们可能不到10年就要更换工作、自己创造工作或者从事完全崭新的工作。现在为孩子未来就业而准备的工作技能极有可能会变得毫无用处!专家们惊呼,我们正面临着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


科学技术不仅将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将颠覆性地改变人类赖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学家们一致预测,当人脑通过植入的芯片与电脑相连时,互联网将进化成“脑联网”,人类将进化成“生物机器人”。科学家们发现,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奥秘所在,是人类大脑具有被称为“创造性器官”的前额叶皮质。谷歌首席科学家库兹韦尔写道:"2030年左右,我们可以利用肉眼看不见的“纳米机器人”通过毛细血管以无害的方式进入大脑,并将我们的大脑皮层与全世界的云端数据联系起来,合成一个新皮层,这样我们就有一个额外的大脑皮层了!"


可以想象,当今天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小、小到只有细胞一样大小的“纳米机器人”,像孙悟空一样钻进人的大脑,一端与脑细胞连接,另一端与全世界的云端数据连接,这样,便形成了人脑和机器合二为一的全新的智能器官。这个拥有“脑机接口”、无所不能的新大脑,将存储并时时更新着人类所有的新知识和新发现,它不仅可以瞬间调用世界上任何一种已有的知识,而且将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新知识。专家预测,这个时代的到来可能不会超过50年!也就是说,今天还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的孩子们,他们可能将身处这个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大变局之中。




——发展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未来有能力去创造那些机器无法替代的工作,这才是最靠谱的答案!以培养儿童创造力为核心,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后疫情时代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刚需!是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每个孩子应对未来的必由之路!


创造力才是走向未来,创造未来,获得幸福的通行证!


全世界都在思考,传统教育将如何面对一个几乎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


未来的世界,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知识,而是人们摆脱困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时代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而是没有创新创业能力!


没有创造力还要立足社会,就如同自废武功还要独闯江湖,剪去了翅膀还想展翅飞翔!


以就业为导向的传统教育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以创业为导向的新时代正扑面而来!


Dingtalk_20210901112716.jpg


人工智能时代对传统教育的强烈冲击,也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


人们常说,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但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从来就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发展只是手段,而幸福才是目的。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教育将以培养创造幸福的能力为核心价值。以既能创造人类的新文明、又能度过幸福的人生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新的时代,我们选择任何一种教育,最终目的都将指向我们能为改变这个世界、为人类的新文明创造点什么,在为他人谋幸福的同时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此,教育将成为真正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教育如果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推进器、成为孩子们未来幸福的孵化器时,便失去了它的根本价值。而只能堕落成耗费生命的“内卷”式的危险行当。


培养儿童创造幸福的能力,不仅需要理论和目标,更需要方法和工具。


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最重要的能力,是运用别人从来都没有用过的方法,取得突破性原创成果的能力。如今,知识总量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复杂,成才周期越来越长。人们普遍认为,多数人的创造力很早就开始衰退。等到他成才时,可能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关于学习的革命!


在多年的创新教育实践中,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运用“直接法”,将人类真实的创新创造的方法加以提炼、并简化成儿童可以学习掌握的基本方法论,然后,让儿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学习这些方法,尝试学会解决“真问题”,使其成为毕生受用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论?我们能不能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智慧,吸纳西方科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精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新教育方法论?只有在创新的源头即方法论上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才能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创新人才,迎来创新人才辈出的新时代!——这便是“巧思法”需要回答的问题!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发明创造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是他们对世间万事万物探索发现和发明的灵光一现,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级心理活动。“试错法”,仍然是最重要的方法。就连“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是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才成功发明了电灯。这也验证了他的一句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古以来,屈原《离骚》中的诗句一直是求索者的励志名言,但也是对求索过程中漫长岁月的无奈之叹!


“巧思法”(QEOSA)——颠覆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试错法”,是儿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元操作法则”,是一种结构化的一般方法论。与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博士发明的著名的解决问题的“头脑风暴”方法不同,头脑风暴是“尝试-错误”模式,是“先开枪,后瞄准”,成功往往靠偶然的巧合与碰运气(果然有一枪蒙对了);而巧思法则走出了“尝试-错误”的泥潭,是“先瞄准,后开枪”,精准范围(优选思维)后(要求“鱼与熊掌兼得”)再头脑风暴(枪枪打在靶心上),创造了“尝试-成功”的模式。


巧思法强调“既要……又要……”的优选思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庸智慧,其本质是“鱼与熊掌兼得”。它是上至解决国家争端,下至化解家庭矛盾都需要的智慧。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圆满的生活哲学。


“巧思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儿童精彩的创意并非来自一种捉摸不定的灵感,可以运用结构化的方法获得。发明创造不是天才人物的专利而是普通孩子都可以学习掌握的一种能力;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完全有方法可依、有规律可循。


后疫情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创新才是破解困境之法,唯有创新才是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


今天的孩子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当下的中国已不是几十年前一穷二白的时代。中国正面临着从经济大国向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与发扬,人类的新文明需要孩子们去发展、去创造……但未来二三十年后的创新人才在哪里?未来的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在哪里?我想就在今天我们的幼儿园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造者!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小娃娃的启蒙抓起,建设人才强国必须从人力资源的源头上抓起!



每一个孩子都有天赋的创造力,只待我们去“点燃”!


2021,在两个百年的交汇之年,让我们重新出发!


(作者系中国发明协会院士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首任专家兼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会长。《巧思法:让孩子赢在创新时代》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微信图片_20210901112919.png

本书基于“创造性最优问题解决方法论”巧思法(QEOSA)的原理与丰富实践成果,为关注和热爱儿童创新教育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操作性实用学习工具。包括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巧思法(QEOSA)的理论精华,提高儿童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五大能力,连续七周从初级到高级的家庭巧思游戏,以及巧思法在儿童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和家园共育中的运用等八个章节。通过大量详实生动的案例讲解,将巧思法(QEOSA)渗入儿童学习生活的细节,激发儿童创造潜能,培养儿童创新素养。

学前儿童是创造力发展的敏感期,面对几乎无法准备的未来,掌握巧思法(QEOSA),就能让孩子有能力赢在创新时代,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作为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与一般方法论,巧思法(QEOSA)不仅可以成为育儿的指南,还可以适用于社会生活工作的各种场景变化,而且针对父母及成人同样奏效。


收起>

cq145_33.png

中幼联官方微信